高級別會議
寧吉喆:擴大雙方交流、溝通、協調的廣度和深度
2024-01-17

寧吉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論壇的主題是“變局與進展”,很有意義。當今世界很不安寧,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疫情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仍在高位,債務負擔持續加重,氣候變化風雨無常,局部衝突矛盾加劇,烏克蘭危機仍在發酵,巴以衝突又趨激烈,同時,和平、發展、合作仍是世界潮流。

中美關係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傳來的信息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去年11月印尼峇里島習拜會半年多後,近幾個月中美關係出現了止跌企穩的勢頭。幾個月來,剛才大家都講到,中國韓正、王毅等領導人和部長訪美,美國布林肯等政府官員,還有議長、多數黨領袖、州長,還有基辛格、比爾·蓋茨也是接連訪華。中美的地方關係和民間關係都得到高度的重視,人員往來和直飛航班明顯增多,特別是大家都期盼着兩國元首能夠在三藩市會晤。憂的是,美國不斷出台對華投資的限制、先進制程晶片的補充限制,更多企業被納入了制裁名單,最近還延長了涉華企業緊急狀態令,雙邊貿易和投資受阻。美國議會反華和干預中國內政的議案也不少,美軍艦、軍機經常到台海、南海巡弋。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增喜減憂,推動中美關係朝着穩定、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真正實現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互利共贏?必須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強宏觀政策、貿易政策、產業與投資政策的溝通協調。我主要從經濟政策的溝通協調,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針對經濟、物價不穩的問題,加強中美宏觀政策的溝通協調。發展是解決世界上諸多難題的鑰匙,遺憾的是,後疫情時代全球增長的步伐持續放緩。據IMF最新數據顯示,世界經濟年增長率今年預測值為3%,2024年預測值為2.9%,低於去年3.5%的估計值, 比2021年的6.3%跌了一半還多。世界貿易量的年增長率,今年的預測值只有0.9%,是2021年10.9%的不到1/10。世界經濟從整體上看仍然缺乏動力,同時高通脹的烏雲仍然密佈,全球消費者價格上漲率今年平均將達到6.9%。

中美作為世界上前兩大經濟體,穩增長、穩物價對全球都至關重要。中國經濟前三季度恢復向好,前三季度達到了5.2%,三季度本身同比增長達到了4.9%。美國三季度經濟增長也超預期,環比折年率同樣達到4.9%。兩個4.9%,應該說都是可喜的變化。當然,中國經濟今年在前三季度5.2的基礎上,全年有望實現5%以上的經濟增長率。隨着最近一系列組合式的政策出台,明年經濟增長率也有望保持較好的水平。

但是也要看到,美國經濟的物價水平仍然比較高,債務水平也比較高,抵消了經濟增長帶來的一些好處,明年通貨膨脹率能否降到2%,同時保持合理的增長率,還需要觀察。中國經濟存在着相反的問題,就是物價偏低。剛剛公佈的10月份物價環比是負增長,這不利於企業增產增收。所以,雙方都存在着穩增長的同時穩物價的問題,這就需要加強雙方在宏觀政策上的溝通與交流、協調。

2017年以前,剛才畢理事長說到,我們各個部門跟美國部門之間有100多個部級和司局級的協調機制,經濟部門就有好幾十個協調機制,如中國國家發改委與美國國務院就有經濟發展與改革的對話等機制。而現在,雙方的財經部門也只有最近剛剛恢復的經濟、金融、商業……剛才美國駐華大使還講到,其他幾個六個工作組。這幾天中美經濟金融對話即將在美國舉辦,希望以此為契機,擴大雙方交流、溝通、協調的廣度和深度,以協調大國之間的宏觀政策方向和重點,促進各自經濟合理增長,發揮中美作為全球經濟領頭羊的作用,推動整個世界經濟恢復繁榮。

二、針對進出口下降的問題,加強中美貿易政策的溝通協調。中美經貿關係是整個中美關係穩定的基礎,應該說,既有壓艙石的作用,又有潤滑劑的作用。過去44年,中美貨物貿易額年均增長14%左右,2020年1月雙方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我參加了這次中美貿易談判——中美的貿易額連續三年保持正增長。2022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按中方統計是接近7600億美元,按美方統計也有6900多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這就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彰顯了兩國經濟和產業結構的互補性。

但是今年以來,在全球貿易放緩的背景下,中美貿易1至9月同比下降14%,10月份又下降了7.6%。這裡有經濟因素的影響,也有非經濟因素的影響,比如築牆設壘、脫鈎斷鏈、產業回流、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行為。貿易行為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危害極大。

儘管如此,中國出口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今年以來不降反升。據WTO統計,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中國出口在全球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分別為13.8%、14.0%,上升了0.29和0.53個百分點。一些中國商品從其他國家間接出口到美國,也說明中國貿易市場多元化取得了進展,說明中美直接貿易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美國官員和商人前來參加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各類展會,就像前幾天美國農業部官員和多個農業協會代表參加上海進博會一樣,促進更多美國商品的銷售。

在此有點個人的呼籲。一是呼籲美國政府取消對中國多達3000多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的關稅,這可以使美國的通脹率降低1.3個百分點。美國9月份的通脹率同比上升3.7%,1.3個點降下來就到了2.4,接近2%的理想目標了,可以免除通脹之憂。二是呼籲美國政府取消把13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的做法,這可以使兩國商品、企業、銷售交流無阻。三是呼籲美國政府取消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等多種限制措施,這可以使美國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成本,加快進度。

三、針對經濟調整轉型中的問題,加強中美產業與投資政策的溝通協調。當今世界以數碼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應對氣變成為國際共識,應對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也引起全球行動,這些都會給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深刻轉型,同時帶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巨大調整變化。中美兩國既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數字經濟大國,又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碳排放大國,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生物經濟發展大國,在全球經濟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中,目前是走在前列的。推動產業的數碼化、綠色化、生物化轉型,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要素和生產能力,需要調動和利用幾十萬億乃至更多的投資資金,只有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才能取得實際成效。

對中國的高端晶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實行投資限制,是一種短視行為,損人而不利己。對中國企業投資美國信息通訊、新能源實行限制,也是他殘且自殘的行為。最好的辦法,還是雙方坐下來,就產業與投資政策進行對話。美方有重要人士提出“新華盛頓共識”,主張重新認識並應用產業政策,這不無道理。市場化基礎上的產業政策不應是排他性的,應當是公平競爭的、功能性的,更不能把一些“毒丸條款”寫在法律文件中。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美國正在推進再工業化,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生物技術產業化、光伏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綠色投融資等領域及時開展兩國產業與投資政策的對話是必要的。我們也得知,即將在美國交流溝通產業補貼等問題。

談比不談要好。在此我也有三個呼籲。一是呼籲美方取消對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在美投資興業的限制。二是呼籲美方取消對美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在華投資一些產業的限制。三是呼籲美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留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還正在不斷發展擴大的市場植根發展,留在香港植根發展。世界經濟仍然是一個整體,世界經濟好,中國經濟就好,中國經濟好,世界經濟也就會好,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一個好的世界經濟, 好的中美關係。

相關主題
分享: